近年来,陕煤柠条塔矿业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步伐,探索形成了开采科学有序、资源利用高效、环境持续向好的发展新格局。公司先后荣获“国家级绿色矿山”“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等多项荣誉。
生产组织更高效
在采掘智能化系统常态化应用的同时,深化应用5G视频和AR智能巡检系统、安全智能预警以及自动化集控技术,引进了综采工作面全景视频拼接系统,形成了以自动控制为主、远程干预为辅的智能化生产模式,智能开机率达到95%;完成选煤厂智能化升级改造,原煤单日洗选量首次突破9万吨。采掘、运输、巡检、消防等8类73台(套)工业机器人投入使用,推动减人增效;先后在6个采煤工作面应用采用“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工艺”,实现了无煤柱连续开采,累计多回收煤炭资源60余万吨,产生经济效益达2亿元。
系统运行更低碳
引入节能降碳先进装备、技术,推动产业迈向绿色化。在S1236掘进工作面引入首套超长距离(6000米)永磁直驱无基础胶带运输机,缩减了4部常规胶带运输机,减员22人。“基于大数据的煤矿井下供电管控系统”科研项目成功落地,提升了矿井供电智能化水平,累计创效2.4亿元。引进15台新能源无轨胶轮车,每月节省燃油费45万元。建成南翼风井乏风、中深层地热供热项目,实现乏风、地热清洁能源双利用,每年减少原煤消耗4980吨,减少用电量1215万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59万吨。公司连续两年荣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煤炭工业节能减排先进企业”荣誉称号。
生态环境更优美
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采用“布袋除尘、双碱法脱硫、SNCR脱硝”工艺,对燃煤链条锅炉进行了提标改造,实现烟气达标排放。矿井疏干水综合利用项目建成投运,经过处理的矿井疏干水,达到了地表水Ⅲ类标准,并作为生产用水供给周边6家煤化工企业。着力打造“花园式”矿区,建成10个“口袋公园”,共栽种绿化植被1.7万平方米,增植各类草本花卉10万余株,完成养护面积16.6万平方米,工业场地绿化率达到了45%。采用裂缝填充、复垦复绿等措施,治理采煤沉陷区25445亩,先后建成了北翼立体生态示范基地、南翼生态产业示范园区,实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良性循环。(徐峰 单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