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矿业公司下峪口矿掘进一区的党支部书记杨栋是矿区家喻户晓的全国劳模,区长张军多年来连获韩城矿业公司劳模,因此这支队伍被大伙儿称作“劳模掘进队”。近年来,在两位明星劳模的带领下,该区队以素质高、底子硬、执行强、勇争先等优良品质,连续多次被陕煤集团、韩城矿业等评为“优秀党支部”“市级基层党建示范党支部”荣誉称号,成为名副其实的“劳模掘进队”。他们通过“硬核”力量筑堡垒,创新求变勇争先,凝心聚力促和谐,走出了一条“技能型人才+职工素质全面提高”的人才强企道路,为韩城矿区积累了可复制的区队、班组管理经验。
“硬核”力量筑堡垒。目前,该区有3个生产班、1个检修班和1个运料班,9名党员,共70多名职工。组建47年来,在掘进生产上屡建新功,也是该公司半煤岩巷掘进进尺纪录的保持者。“安全是靠管出来的。”当了7年的党支部书记的杨栋,深知党员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该党支部带动身边的党员、职工把好安全关,目标同向、齐头并进,打赢“关键一役”。
在日常工作中,该党支部在提高党员战斗力上下功夫,构建“书记带头抓、班子合力管、人人参与建”的党建工作新格局。发挥各级劳动模范的示范作用,激励党员在安全生产中当先锋、做表率、树形象。在下峪口矿21318回顺掘进施工中,班组遇到了顶板破碎、淋水大等多重困难。该区党员身先士卒,走进工作面进行敲帮问顶,排除隐患,确保了任务的完成。通过党建与安全生产的深度融合,淬炼了先锋团队,凝聚起了技术攻坚、高效生产的“硬核”力量。
创新求变勇争先。近年来,掘进一区党支部按照“以质量保安全、以安全保生产、以生产保效益、以效益保稳定”的工作思路,创新性提出“四勤一建”工作方法,鼓励党员在工作生活中勤学、勤思、勤做、勤比。定期开展技能比武和岗位练兵、绝技绝活,积极推行师带徒等方式,为职工提供创新技术的平台。制定阶梯式激励政策,规定在进尺基础上有突破,班组和职工能得到300分—600分不等的奖励。党支部结合工作面实际,充分发挥生产技术骨干优势,采取技术人员与普通职工结对子形式,发挥“传、帮、带”作用,提升了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杨栋带头参与“五小”创新,改造了煤机切割部行走轮,创新了煤机立柱防炮崩装置。在推广岩空留巷技术时,提出用铁模板代替绒膜袋充填的技改方案,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下峪口矿还成立劳模创新团队,开展“五小”创新120余项,获得团体专利13项。
凝心聚力促和谐。“躬耕煤矿展风采,敬业奉献做标杆。”这是掘进一区党支部职工学习室墙上醒目的标语。“全家福”照片上,不仅有全国劳模、公司劳模、安全标兵、还有技术能手、优秀班组长、采掘工,成了矿区“工”变“匠”的“明星”掘进队。8月,该区搬了新办公楼后,把会议室建成党员活动、创先争优、班组文化等一体的党员教育活动阵地,不仅凝聚团队力量,而且让职工共同成长成才。同时,该区把职工日工分、月度评先、月度工资分配、相关活动经费使用等情况上墙公布,注重加强民主管理。准确掌握职工思想动态,真心实意为职工排忧解难,及时消除安全隐患。51岁的职工李军民,因身体疾患不能从事井下作业,便为其调整到地面工作岗位。一名新工正在皮带机头清理杂物,忽然感觉浑身不舒服,队长张军搀扶得知是胃病,立即护送升井,安排人员陪护,提高了职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
人心齐,泰山移。经过全区干部职工共同努力,创造了半煤岩巷月单进最高纪录456米,曾连续10个月获得公司“单进创水平”劳动竞赛奖励。(王利青 焦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