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入秋后第一次走进韩城矿业公司象山矿井灰窑沟生态公园,苍翠黛青扑面而来,淡淡的草香、浅浅的凉意让人心旷神怡……很难想象,眼前这座生态公园的前身竟是象山矿井的煤矸石山。
多年前,这种景象并不属于这片土地。
象山灰窑沟位于象山脚下,2000年,象山矿井改扩建期间,按照审批程序合法取得了该片荒沟的使用权,并采用汽车运输的方式向灰窑沟排放煤矸石。多年以后,灰窑沟逐渐形成了数万平方米的裸露矸石山。
2017年初,在韩城矿业公司建设绿色矿山整体规划的指导下,象山矿井提出了“产煤不见煤、原煤不落地”的目标,果断停止向灰窑沟排矸,并实施灰窑沟矸石山生态恢复工程。经过努力,昔日的灰窑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灰窑沟矸石山综合治理过程中,种植了根系发达、耐寒、耐旱、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同时还种植了女贞树、黄杨、白皮松等树木。现在,矸石山已经脱去了黑色的外衣,披上了绿装,成为了“春有绿、夏有花、秋有景、冬有青”的矿山花园,与周边的村庄、农田和矿区工业广场构成了和谐相伴的美好景象。
“我们先后投入500余万元,按照‘平面造地、斜面造绿、梯次种植’的思路,有重点、分层次地对矸石山进行治理,建成了‘香根草’主题公园,取得了显著成效。经过近八年的治理,矸石山已经变得绿满沟壑,花果飘香,矿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优化。”象山矿井党委书记沈杰介绍说。
站在象山山顶,可以看到灰窑沟矸石山满目葱茏,绿意盎然。资料显示,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大学中丹学院和昆明光宝生物工程公司共同设计,覆盖矿区面积约3万平方米,其中覆土面积2.5万平方米,种植了先锋植物香根草以及樱花树、红叶李、冬青等,面积达2.35万平方米。此外,建成了8个原煤仓,建造了亭台景观和雕塑景观,在公园主路铺设了石材,并利用净化后的矿井水进行喷淋灌溉,矸石山得到了全面治理。
近年来,象山矿井每年开展“一名党员一棵树”等主题义务植树活动,在矸石山见缝插绿、因地植绿,共种植洋槐、柳树等2.6万余棵,种植草坪3200平方米,呈现出“矿在林中、人在绿中、居在景中”的新气象,成为矿区一道人工与自然完美融合的绿色画廊。
参加义务植树活动的经营党支部书记李宏恩说:“你看,昔日的矸石山已经变得满眼青翠,前几年我们种下的白皮松和它的伙伴们又长高了,这里的绿化越来越好了。”
象山矿井在矸石山治理中统筹规划,因地制宜打造花园式矿山,对矿区道路、雕塑、绿化带进行了翻新改造,在办公区补栽了红叶小檗、月季、冬青等花灌木400余平方米,同时建造了馨逸亭、美化了清风园等,并与灰窑沟生态公园珠联璧合,形成了“一廊一景一飘带”的独特景观,为传统煤矿建设绿色矿山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初秋时节,俯瞰象山矿井灰窑沟生态公园,蓝天白云下2万多平方米的花海诗情画意地映入眼帘,职工群众在花海中沐秋风、赏美景、拍美照,勾勒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陈凤鸣 严改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