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曹家滩,生机勃发,万象更新。
4月29日,曹家滩矿业公司举行欢迎获奖集体、个人载誉归来仪式暨“庆五一”劳模工匠座谈会,这是对劳模和先进工作者的肯定和鼓励。
今年,曹家滩矿业公司荣获“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状”,综采一队荣获全国煤炭工业先进集体,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雷亚军荣获全国煤炭工业双十佳矿长,综采二队副队长蔡进荣获“榆林市五一劳动奖章”。
匠心筑梦,精益求精的追光者
从一名普通工人到技能大师,需要付出多少努力?
曹家滩矿业公司综采二队副队长蔡进扎根一线岗位15年,从电工基本操作学起,不断摸索研究,优化设备改造。现如今,俨然是行家里手,精通矿井机电设备各项检修技能,累计解决各类故障100余项,维修任务合格率及设备保养完好率达100%。
蔡进参与煤矿机电课题研究5项,发表科研论文3篇,取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专利4项,荣获2017年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综采维修电工一等奖,荣获2021年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示范赛综采集控工铜奖,荣获2022年“榆林市五一劳动奖章”。
他自主创新综放工作面环境检测智能联动系统,将工作面瓦斯浓度、一氧化碳浓度、风速、风量等重要数据集成在智能化系统平台上显示,实现了综采工作面设备全面智能化。能够实时监控环境参数变化,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工作面设备能够顺序停机,形成了设备与环境变化的实时联动,为作业人员和设备安全护航。“别人能干的,我也能干;别人干不了的,我要想办法干,而且还要干得更好。”蔡进说。
匠心铸就梦想,技能成就人生。曹家滩矿业公司生产技术管理部副经理程磊用勤学苦练诠释了工匠精神。
程磊用12年时间,从支架工到副高级工程师、从见习技术员到技能大师,成长为公司生产技术管理部副经理。
2018年,刚刚来到曹家滩矿业公司的程伟,成为综采队的一名支架工。褪去原单位“技术明星”的光环,从基层一线重新开始,在矿建工程设计方面参与完成各类大小设计40余项,取得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发表论文5篇,参与公司10米超大采高、智能化快掘装备研究、采空区矸石充填、采空区净化水循环利用等6项科研项目研究,参与完成1700万吨/年产能核增和取得国际ISO体系认证。
技能竞赛,赛出“技术大拿”
如何激发职工的创造潜力和技能?
曹家滩矿业公司每年开展岗位练兵、以师带徒、技术比武、知识竞赛活动,仅2022年安全生产、自救互救等业务技能培训11000人次,“师带徒”结成师徒对子35对,12个工种130人的职业技能等级通过认定……一批具有劳动热情和创造潜能的技术人才脱颖而出。
前不久,在第十五届“华阳杯”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曹家滩矿业公司荣获团体三等奖,王小华荣获维修电工一等奖,李健荣获安全仪器监测二等奖,侯奥迪荣获安全仪器监测三等奖,雷阳康荣获瓦斯检查工三等奖。在“梅安森杯”全国煤炭行业瓦斯抽采计量监测工职业技能邀请赛中,该公司荣获团体成绩特等奖,通风维护区郑伟伟、赵伟荣获特等奖,掘进一队张鹏辉、机电队的王占伟获二等奖的好成绩。
普通职工怎样才能变成“技术大拿”?每年开展的各类技能大赛就是最好的练兵场。
樊龙是先进代表人物,曾获得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已经在井下走过了22年时光,从一名普通工人,一步一个脚印成长为班长、中队长、副区长……从业二十余年的他,依托劳模工作室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带领广大职工学安全、练本领、强技能,传帮带职工1000余人次,培养出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6人、公司级优秀技能人才8人、技师6人、高级工26人。
目前,曹家滩矿业公司荣获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1人,“省级技术能手”1人,高级技师2人,技师17人、高级工116人,高技能人才占操作技术岗的32%,被授予2022年煤炭行业技能大师教学平台先进组织单位。
汇聚力量,唱响劳动者之歌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近年来,曹家滩矿业公司不断培养技术人才,秉持“学什么、懂什么、干什么、会什么”的人才培养理念,构建了“1+3+5+5+X”的人才培养机制,扎实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培训,着力打造“学习型、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专家型的“五型”人才队伍,为建设世界一流绿色高效智慧能源企业做好人才支撑。
前不久,曹家滩矿业公司“樊龙技能大师工作室”被确定为2021年40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之一。此前,被榆林市命名为“樊龙劳模创新工作室”、被陕西省命名为“樊龙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被煤炭工业协会命名为“樊龙技能大师工作室”。围绕技术难题、重点攻关项目,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活动,充分发挥工作室的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品牌效应。
劳动者创造伟大成果。曹家滩矿业公司坚持“智能矿井、智慧矿区、一流企业”的目标,从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全方位提升智能化水平,劳动效率显著提升,单班生产岗位由15人减至7人的同时产量不减,全员劳动工效同比增长7.5%。
时代在变,奋斗的底色不变。如今,在职工平均年龄只有32岁的曹家滩这片热土上,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在此扎根,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勤学苦练、深入钻研,勇于创新、敢为人先,追逐梦想,用劳动创造成果,用劳动提高效率,汇聚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强大力量。(贺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