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时代里有最美的劳动者,平凡的世界中有奋进者的回声。30年的岗位坚守奉献,他用敬业奋斗诠释着对责任的执着追求,以勤学苦练铸就着精益求精的匠心匠魂,他是劳模精神的践行者,是驰骋在检修行业,散发着“劳模”魅力,荣获陕煤集团2022-2023年度劳动模范荣誉称号的神南产业发展公司马志平。
把担当书写在一线
“大伙儿,咱们抓点紧,争取在大年初一之前完成检修任务。”
“放心吧,老马,有您带着干,完成绝对没问题。”
这是2024年大年三十,马志平带着队友入井抢修某矿减速器的一幕。从得知该矿减速器出现重大问题影响运行,需要入井提供技术服务,到抵达矿方有条不紊地查看设备,凭着过硬的技术,迅速找到问题根源所在,并解决问题。整整21个小时,在除夕夜的万家灯火时,以高昂的斗志,他们拼争抢创在一线,交出了一份份“实干保安”的满意答卷,他用敬业奉献彰显着“神南服务”。
今年50岁的马志平从事煤炭行业检修工作整整30年,从接触一线工作起,“陌生”和“学习”两组词语成为伴随马志平人生成长路上的“关键词”。
他从了解每一项制度、认识每一个设备配件、研读每一张图纸,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了解了液压支架、综采三机、采煤机等专业知识,成为液压支架、采煤机、刮板输送机、自移机尾……疑难问题的检修“专家”。随着技能的提升,见识变广了,嗓门变大了、皱纹变多了,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煤炭行业“检修工人”。
将问题解决在现场
科技创新成果120多项,五小成果15多项,解决各类技术难题50余项;神南产业发展公司“劳动模范”“产业好人”“年度最有影响力品牌人物”……这些是马志平在神南产业14年来辛勤工作所获得的斐然成绩。
2021年,因为工作需要马志平接任了机电设备维修中心三机车间经理一职。面对新使命,他坚守初心,创新性开展安全管理工作,针对检修中遇到的各种生产难题,主动给自己压担子,三天两头跑现场,有时一待就是一整天。
“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是他最真实的写照。去年9月份,马志平所在的车间在检修刮板机头推移部时,发现连接头变形严重,检修人员一筹莫展没有解决方案,马志平知道这一事情后,立即赶到现场勘察,然后召开会议制定技术方案,带头解决问题,历时3天顺利完成设备检修任务,解决了生产所需。
2023年车间共完成设备大(项)修56台套,抢修紧急问题就不少于20次。面对一场场攻坚战,马志平带领全车间干部职工主动攻坚,克服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等诸多困难,并带领所在车间团结拼搏,奋勇争先,以安全生产管理为落脚点,以质量标准化工作为切入点,以制度建设、执行力为保障,不断开创了安全管理新局面。
把技术传授给新人
“好技术要用到刀刃上,年轻人是未来的希望,更重要的是对技术的传承,不能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思想。”马志平很重视车间职工的传帮带工作,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为此,在强化自身业务能力的同时,他把自己掌握的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身边的工友,并努力帮助青年技术人员提高技能水平。在他的帮助下,青年职工薛军军迅速脱颖而出,并先后完成“冷却器电动打压测试装置”“减速器齿轮间隙调整工艺优化”“履带式转载破碎机液压操作系统改造”等多项技术创新,成为三机、锚杆机、减速器的“行家里手”。
与此同时,马志平还注重在降本增效上下功夫,在设备改造中碰到难题时,他带领年轻人积极组织开展交流研讨,在细化、量化、深化管理上下功夫,达到降本增效工作有办法、有措施、有效果。经他潜心研究完成了一种雷波泵站喷雾泵外置单元研究应用;多种类减速器测试试验台;获得了2项实用新型专利证书,提高效率25%以上,年均增加收益30多万元,为年轻人如何扎实地创新性开展工作树立了榜样。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做踏实的功夫。多年来,马志平在工作中真抓实干、守正创新、担当作为,用榜样的力量为年轻人领航,为持续创建一流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奋斗不息。(侯姣 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