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站在韩城矿业公司桑树坪煤矿矸石山综合治理生态公园,曾经烟雾缭绕的矸石山变身绿波涌动的生态公园,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园区每年秋季成为大批越冬的候鸟周转歇息的快乐驿站,天鹅、白鹭、灰鹤轮番飞来,一片祥和景象。
韩城矿业公司锚定 “双碳”目标,统筹制定碳减排规划和年度计划,建立健全各矿井碳减排机构和制度,在矸石山治理、固废利用方面持续发力,抓住重点、靶向攻坚,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答卷”。
压实责任 铺好生态底色
韩城矿业公司与二级单位签订年度环保目标责任状,内容涵盖绿色低碳发展、环境质量改善、污染防治攻坚等8个方面,加强对二级单位环保工作的考核、监督。实行每周检查、月度考核、季度互检,闭环管理。同时强化环保现场管控,有效化解风险隐患。围绕环境治理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邀请环保专家对二级单位进行生态环境问题会诊,实施问题清单式管理,制定整改方案,动态销号,推进生态环保责任落实,对标达标。开展了以“绿色环保、低碳减排、我们在行动”为主题的节能环保宣传系列活动,引导职工增强环保意识。
综合治理 矸山由黑变绿
韩城矿业公司利用国家财政补贴和企业自筹资金,实施桑树坪煤矿矸石山地质环境恢复与综合治理工程,先后完成杂乱矸石堆整平、推平、碾压、覆土、绿化工程,移动矸石20万立方米;注浆灭火治理面积达110余亩;修筑起1500余米长的排水沟;治理面积约5500平方米,蓄水池蓄水量达8000余立方米。生态治理所需水源全部采用处理后矿区生活污水,有效节约用水,实现矿区生活污水零排放,排矸场复垦双治理。
负责该矿环保工作的白成介绍:以前这堆积如山的黑灰色矸石,随着矸石山治理项目的实施,环境改变,利用原煤矸石山生态恢复的空地,相继建成苜蓿园、蔬菜园、养殖园、果木园、林木区、生态鱼塘、停车场七个板块园区,“天池” “锦鲤池”“天鹅湖”不仅有蓄水功能,也成为职工休闲垂钓的好去处,生态园区瓜果飘香,苜蓿遍地,鸡鸭满园,紫槐柳树随风摇曳,原来的荒山变成了生态山水画廊。
公司对象山矿井两座矸石山进行推平、盖土、绿化,使矸石山由黑变黄,由黄变绿。在韩城象山风景区俯瞰,昔日黑色的矸石山变身绿色公园,“香根草”郁郁葱葱,“洋甘菊”争奇斗艳,洋槐、白皮松、月季等花草树木成荫,成为职工业余休闲娱乐的网红打卡地。对黄河岸边裸露矸石开展综合治理,共覆土1350方,种植了白皮松、灌木等1200余株,播种菜籽、花籽8000平方米。公司下属的生产矿井全部进入省级绿色矿山创建库。
固废利用 保护生态环境
煤矸石是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固体废弃物,韩城矿业公司通过科技创新,探索出了一条煤矸石固废循环利用新路径。公司旗下的新型建材分公司,以煤矸石为原料,经过配比、压制、养护等工艺,生产环保砖,每年可生产标砖1亿块,利用煤矸石25万吨。该公司总经理靳晓辉介绍:“今年通过对智能化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拓市场,打开了包头、洛川、黄陵、西安的销售市场,服务矿井、城建、广场、园林等领域,绿色环保砖年销售量突破1000万块,制砖过程无需烧制,从源头上杜绝了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产生,实现了低碳清洁生产。”
此外,韩城矿业与陕西建材科技集团合作实施煤矸石绿色无害化综合处置示范工程,建设微晶玉石示范生产线,利用煤矸石生产性能优良的绿色建筑材料。
截至9月份,韩城矿业新增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82%以上。
韩城矿业通过推进煤矸石综合治理利用和绿色矿山建设,实现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重建的目标,开创了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新局面。(程仙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