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基层动态
陕煤曹家滩矿业:“瘦成本”与“胖效益”的答卷
发布时间:2024-07-15     作者:卢建宇   点击量:586   分享到:

“像这样的废旧皮带托辊,每换下100串,经过修复重组,有90%以上能够重新‘上岗’,剩下的由技术人员升级改造,可节省一大笔材料费。”陕煤曹家滩矿业有限公司掘进二队队长康中山看着加工好的皮带托辊告诉笔者。不丢掉任何一个零部件,能自制的不采购,能自修的绝不丢弃。如今,回收复用已成为该公司干部职工的一种共识。

曹家滩.png

今年以来,该公司坚持“目标不变、任务不减、标准不降、干劲不松”精益化原则,以思维“破冰”,思路“破题”,管理“破局”,深挖内潜经营降本增效空间,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紧盯成本管控,施良策、出实招,持续提升矿井管理能力、经营业绩、发展质量,全力推进“瘦成本”与“胖效益”同步开展。

如何将“规划图”变成“施工图”?该公司以降本增效为切入点,积极开展“废铁堆淘金”行动,对废旧物资进行回收、加工、再利用,让废旧材料、设备配件“起死回生”,最大限度地发现利用废旧材料的“剩余价值”,并通过将成本管控落实到班组和个人,制定材料回收、修旧利废考核管理,实行材料消耗、工资挂钩奖惩方案,最大限度激发职工潜能。

既在“面”上宏观把控,更在“控”上精准实施。该公司根据工作实际,建立完善增效链条,综采一队狠抓精细化开采,严防矸石、杂物混入煤流,持续提高煤质水平;探放水队设计出了自卸式回收箱,使下料回收工作实现新突破,减少人力支出和材料投入;机电运输管理部对领用物资从计划、审批、发放、使用、库存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跟踪管理,杜绝超计划和浪费现象发生……

将“白纸黑字”变成“真金白银”,通过“物理叠加”产生“化学反应”,康中山所带领的掘进二队,不仅在“审题”上凝共识,更在“破题”上寻答案,经过不断试验、调整、实践,创新实施的“DZ-V型皮带运输机转弯”装置,在降低巷道支护和维护成本的同时,用一支队伍、一套装备就能实现从顺槽到切眼一次成巷,最大限度地提高单进水平和劳动效率。

“省下的就是赚到的,我们要牢固树立成本制胜理念,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加大成本管控力度,抓住‘降成本’牛鼻子,坚决防止成本增长挤压经营空间。”该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李增林说。

降本增效看似不起眼的“蝇头小利”,实则能够“逆风翻盘”。上半年,该公司各区队通过修旧利废节约材料费61.44万元;通过内部市场化考核,用好“避峰填谷”节电措施节约资金196.27万元;提高合理车辆调度、严控用车成本减少辅助运输费节约88.69万元,该公司三项费用共计节约346.40余万元。(卢建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