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韩城矿业下峪口矿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创建,紧紧围绕“开工即达标、作业即达标”理念,在制度体系管理、现场标准落实上下功夫,以标准化现场会为抓手,强化安全基础和现场管理,发挥精品工程示范引领作用,促进标准化全方位动态达标,为安全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制度先行,开启标准管理
该矿下发了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实施办法和运行方案,形成了自上而下逐级落实、层层负责的管理责任体系,同时加强工程质量和零星工程的验收考核,让区队管理干部和职工有工作标准和行动指南。按照创建一个达标一个的工作规划,已完成2条系统1采6掘2维修2硐室的标准化达标创建,精品硐室完成100%,先后在23308下进(回)顺、2-2采区底板辅助运输巷南(北)段、23302采面等七个头面召开标准化示范巷现场会,在23308下进顺召开了公司级标准化现场会,连续3年荣获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先进单位”。
同时,以打造绿色生态、宜业宜居的园林矿区为目标,开展了“烟头革命”地面环境整治,实现生活区、办公区、生产区等“三区分离”,从地面厂房到办公大楼,从副平硐到井下中央水泵房,从系统巷到采掘头面示范巷验收,特别是+300北翼轨道巷和副平硐经过全面升级改造,提升了运输效率,矿井整体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理念引领,夯实安全基础
该矿经过不断探索,总结出具有特色的安全管理“0416”体系、“246”长效机制、“2+2+网络”管理方法,“5+4”瓦斯治理和“6+3”水害治理模式,同时实施了以“三查、六防、三规范”为主要内容的“363”班组安全网络管理考核办法,结合安全生产责任制现场抽考、采掘头面重大隐患自查、安全积分及红黄牌警示等安全管理办法,安全管理制度体系逐渐成熟。
在隐患排查治理方面,在各采掘头面巷道口悬挂“重大事故隐患排查示意图”牌板,检查过程对涉及重大事故隐患的各生产系统、设备设施、人员管理、制度措施等进行精细研判,对隐患排查内容进行标注,为及时消除隐患、助力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矿井连续三年获得中煤协“安全高效矿井”荣誉称号,连续12年以上未发生瓦斯事故,连续20年以上未发生水害事故,灾害治理科学高效。
标准化的执行还在职工安全行为和素质提升。该矿推行“311”培训模式,建成9座实训基地,通过现场教学,让职工成为“学标准、知标准、用标准”的能手。此外还开展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共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青年人才培训班,为职工素质提升和青年人才成长提供平台。
稳中求变,紧抓新质生产力
该矿聚焦生产方式转变和信息化建设目标,对照八大主体专业,立足实际推进“一优三减”和“四化”融合,用新质生产力提升标准化创建水平,已建成了智能采煤、智能掘进、智能通风等14个智能化子系统;通过WIFI6基础无线网络、智能安防管理、智能车辆管理、智能门禁闸机管理、智能信息发布及个人移动终端管理子系统,打造全面感知、实时互联、分析决策、自主学习、动态预测、协同控制的智能园区管控系统,智慧矿井建设实现从“系统智能化”向“智能系统化”演变。
此外,在23306进顺底板巷掘进工作面,实施千米定向钻机、双臂钻车、无极绳绞车连续运输、辅运系统全面改造等设备和工艺,工效提升一倍,创造了岩巷单进311米的成绩,单班进尺最高12米,解决接续紧张,精品示范点创建时间不够的难题,通过生产方式转变提高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水平。
“我们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通过强化监督和管理,安全生产标准化已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智慧办公大楼的启用、地面亮化工程、职工书屋和健身休闲中心的建设,推动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向职工作业环境和生活质量纵向延伸,让创建更有温度,提高了职工的幸福感和满足感。”该矿矿长张杰说。(姬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