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今年工作的后四个月,彬长矿业小庄矿坚持向创新要动力,强化创新主导地位,构建创新联合体,促进产学研融通,以创新激活力、聚合力,加快创新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培育塑造发展新优势。
“新”字上求突破
“全党全社会都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常抓不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该矿坚持创新、推动创新的理念从未有丝毫改变。
聚焦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抢抓机遇、久久为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并积极做好创新成果转化,使之成为生产动力、职工福祉。围绕采掘部署、灾害防治、人才建设等工作,修订《科技工作管理办法》,完善“科创管理部门主导+相关生产部门把关+矿井全员参与”创新管理联动机制,推行项目“揭榜挂帅”重奖,形成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推广和人才培育于一体的管理体系。
结合当下安全生产难点弱项,融合制度落实和现场管理,应用掘进工作面全方位多角度瞬变电磁超前探测、EGF增渗液促进瓦斯抽采浓度提升、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在风井矸石山两期土方量计算等技术,开展了特厚煤层坚硬顶板特殊地质条件定向水力压裂防治冲击地压、特厚煤层回采期间瓦斯治理、ARP 2018P/E型地面微震监测系统监测效果优化等技术应用研究与实践,在中央变电所、盘区水泵房变电所、盘区变电所安装3台智能巡检“机器人”……从制度、管理、技术、工艺、设备五个维度,紧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大棋局”步伐,做精做强实践成果、制度成果、理论成果转化,走稳走好创新发展“必由之路”。
“质”字上提效能
小改小革凝智慧,创新创效解难题。该矿从“质”字上下功夫,积极带动职工投身小改革、立足岗位提效能。
9月份以来,该矿自制了新型管路运输工具、矿用防淋水式开关架、矿井水V型滤池电机安装遮阳帽等设施,以及拆除弹簧卡箍、轻制气水分离、快速更换皮带托辊等装置,开展了无轨胶轮车运输系统、风井瓦斯泵除渣器、综掘机冷却水收集水箱自移机尾等优化改造,共计40余项,以“量变”促“质变”,一批在安全生产一线诞生的“小改革”“小创造”有效解决了实际问题。
该矿在通过“小革小改”推进安全生产提质增效的道路上步履不停,为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强大支撑。其中,风动式混凝土地坪收面机荣获2024年陕西省企业“三新一小”创新竞赛三等奖。
此外,该矿还优化了五盘区开采设计、40207回顺支护设计等,进一步夯实抽、掘、采平衡,全力推动产能安全高效释放,为实现“达产达效”目标强基固本。
“力”字上拓发展
“一子落,满盘活。”该矿严抓《科技工作管理办法》落实,深挖潜干部职工新质战斗力,广泛凝聚共识、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汇聚创新合力,知重负重,唯实唯勤,同向而行,同频共振,营造“一心为公、真心干事”的工作氛围。
围绕后四个月专项激励考核目标,创新推进超前+动态安全风险分析管控模式,抓牢休假返岗培训安全第一防线,规范掘进工作面生产秩序,技能人才培养“3+N”“四步走”提升煤矿安检员素质等管理办法,在体制机制的优化下,越来越多的管理创新成果在生产实践中发挥效能,确保了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围绕冬季“三防”优化风井供暖系统,引进电真空热水锅炉,更换管路,将供暖温度提升至41℃。立足民生工程高效推进,提升职工幸福指数,夯实职工群众基础,全面调动抓创新、促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干部职工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激活创新发展澎湃动力。
此外,该矿围绕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动转型升级;完善治理体系,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加强价值创造,助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强党建引领,提升高质量发展合力,“四驾并驱”推进国企改革行稳致远。(计忠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