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安全生产 > 科技创新
澄合矿业董东煤业公司:吃“科技饭”走“创新路”
发布时间:2024-05-15     作者:郭正玺   点击量:1567   分享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高效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澄合矿业董东煤业公司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向科技要效益、向创新要安全、向改革要发展,主动求变、科学应变,深度激发全员创新创效活力,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保障。

1715737127344529.png

精装“大空调”散热有“良”策

在机电队会议室,一个巧妙利用“物理学”解决实际难题的主要设备散热实时监测预警装置,在“巧夫”手里悄然诞生。

原煤生产过程中,会用到大量耗电设备,例如绞车提升机、主通风机等,而这些设备长时间运行过程中产生出大量的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散热,就会导致温度过高,影响设备正常运行和寿命,甚至烧毁。

“怎样不影响绞车正常运转,还能有效散热?”机电队的“巧夫”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利用旧电脑“CPU”风扇和3V发光二极管,固定连接在设备出风口,当设备运行时带动“CPU”风扇反转散热。反之,设备发生偷停现象,发光二极管就会熄灭,及时提示岗位人员设备出现故障,采取有效抢救措施。

这个小小的装置成本低廉、操作简单,极大程度上提升了机电设备的作业效率,减少了因设备过热,造成不能正常运行的弊端。

1715737147164371.png

巧施“整容术”废物即变“宝”

废旧的槽钢,经过改造拼装,成了挑顶神器;“躺”在废料堆里的皮带,通过“医疗整容”,再次走进了扩帮现场……在运输区库房,库管刘思伟面前摆放着各样式的零部件,他聚精会神地敲打、焊补、组装,看得眼花缭乱。

受地质条件影响,井下巷道变形严重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难题,运输区的“创客”细抠废旧物资剩余价值,自制了一款挑顶扩帮装置。这种工艺由长3米,宽0.8米的废旧槽钢焊接而成,端头部分加工成钩状形,中端接入螺母,操作时只需固定在H架上,铺设废旧皮带,调节位置即可安全作业。

“咱这个创新项目,制作成本低,清煤效果佳,避免了施工过程中落煤伤人现象发生,达到提效增安的目的。”运输区支部书记王宪军一开口便滔滔不绝。

挑顶扩帮装置的投入使用,为矿井节约成本4W余元,成为矿区创新创效的“关键词”。

1715737172162718.png

贴心“电管家”释放“大”效能

众所周知,采煤机摇臂升降系统是通过PLC输出状态点控制24V电磁网供电回路实现摇臂自动化升降。但由于电磁阀动作频繁,且PLC输出触点功率小,可承受电流较弱,经常会损坏PLC输出点,严重时可造成停机、停产现象。

“如果增加电控装置,问题会不会得到改善。”机电部王刚在检查中发现问题时,便琢磨着如何对采煤机摇臂电控系统进行“手术”。

经过认真研究、讨论分析,王刚与同事们商定了一套可行性强的改造方案,通过增加24V继电器的方式,将PLC输出点与电磁阀24V电控回路相互隔离,减少PLC输出点的通过电流,间接控制采煤机摇臂升降,PLC输出点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只需调整故障点的控制线路,即可恢复采煤机运行,不需要通过更换PLC就可解决采煤机故障。

“改造后的电控回路,减少了采煤机PLC的故障率,优化了PLC故障处理方法,每年可节约维修费用约10万余元。”机电部部长王铭说。(郭正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