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么个传感器,难道就可以实现自动测风?”陕北矿业韩家湾煤炭公司通维队瓦检员车红刚始终对“智能通风”系统保持着怀疑的态度。
当然,这也不能怪车红刚,毕竟多年的工作经历,他早已习惯了传统的测风、瓦斯检查方式。然而,随着智能矿井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矿井智能通风系统也正在逐渐改变着人们的认知。
人脑和电脑的巅峰对决
今年2月下旬的一天,车红刚来到3-1煤东翼测风站,准备对井下系统进行测风。此时,工程技术人员正在对智能测风系统进行最后的运行调试。车红刚抱着要和智能测风系统一决高低的想法,凑过去说道:“师傅,咱们比试一下,看人工测风和智能测风,哪个既快又准?”说比就比,车红刚一系列规范的操作下来,刚刚完成第一次测量,正在记录数据时,没想到智能测风系统的电脑已分析显示出风量和风速。毫无悬念,这次比赛以车红刚失败宣告结束。
原来,人工测风时需要连续测量三次,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的参数。而智能测风仅需测量一次,系统将通过电控压风驱动,采用高精度超声波风速传感器,按照人工测风的“六线式”轨迹运行,全断面获取断面风速点超过100个,且测量误差低于5%,精确度远远高于人工测风。
当然,测风作业人员还可以在地面进行远程控制,视频查看井下系统运行状况,2分钟内即可完成测风工作,实现矿井测风无人化。
技防胜于人防的先知先觉
俗话说:“一通三防”无小事。强化通风管理、提高灾害预警能力,始终是煤矿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韩家湾煤炭公司在持续加强安全管理的同时,紧盯智能化矿井建设,以科技创新力不断提升矿井安全保障能力。
“现在好了,火灾防控更超前了,反风也实现了无人化操作。”通维队瓦检员李云宏对通风系统创新带来的变化深有感触。作为一名大学生,刚到通维队时,李云宏曾梦想着什么时候可以实现自动反风。如今,他的梦想实现了。现在,如果要对皮带大巷风流进行应急控制,只需远程调节2-2煤进回风大巷联络巷的自动风门即可完成。在区域反风方面,通过采取“远程自动控制风门+一氧化碳传感器+烟雾传感器”联动技术,就能做到无人化区域反风,实现无人为安的目标。
与此同时,韩家湾煤炭公司还通过通风监测及隐患辨识系统、通风火灾监测信息与火灾预警系统的融合,做到了先知先觉、超前预防。
指尖和腿脚的天壤之别
说到测风,通维队瓦检工长张垒算是最有发言权了,每次矿上测风任务几乎都由他来完成。当然,每次他都是满矿井地跑来跑去,时而东翼压风、时而4-2煤压风,忙前忙后地不停歇。即使脚底板跑得生疼,却也很难实现理想化的调风值,多数情况是取个大概数值。
但是,如今不一样了,自从韩家湾煤炭公司安装了智能通风系统以后,这种跑前跑后的状况,随即被“一阳指”取代了。目前,公司智能通风系统已实现一指操作,即可完成调风。
原来,该系统以远程自动控制调节风门+高精度风速传感器为依托,具有井下自动控制和地面远程控制两种模式。井下高精度风速传感器实时监测工作面风量,通过PLC控制程序实时判断工作面风量与需风量的关系,并自动调整调节风门百叶窗角度,实现工作面风量的动态调控。
“以后,再有调风任务,只要手指按几下按钮就可以了,再不用跑得我脚疼了……”工余时间,张垒和工友们调侃着说道。(王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