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工坐在屏幕前“指点江山”,工作面设备“闻令而动”:胶带输送机、乳化泵站、破碎机、转载机、运输机相继动作,采煤机螺旋滚筒缓缓进入煤层,电液控支架紧随其后,黑色乌金顿时倾泻而下……
4月5日,在陕北矿业韩家湾煤炭公司调度中心的集控台前,岗位工一波“按钮式”操作后,百米井下的214201工作面开启智能化开采模式。一个班过后,现场“三直一平两畅通”,标志着陕煤集团首个“110工法”智能化工作面试运转取得圆满成功。
214201综采工作面走向长度2000米,开切眼宽度293米,煤层厚度1.9米。各类监控装置、传感器、交换器等,通过以太网将工作面设备运行状态集中反映到控制中心。整个“110工法”智能化系统具有监测监控、故障警告、故障记录等功能,在集控端可实现采煤机记忆自动割煤、电液控液压支架自动跟机移架、推溜,以及运输设备、泵站的联动闭锁和自动控制等。
“110工法”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何满潮创立的,是一种煤矿沿空留巷开采新技术体系,即回采1个工作面,只需掘进1条顺槽,保留0个煤柱,达到工作面间无煤柱开采,解决了煤炭开采长期面临的安全、资源回收和开采成本三个突出瓶颈问题。
“110工法”智能化采煤则更高效。以往一个生产班至少需要15个岗位工,在214201工作面,我们看到仅需6人即可完成采煤作业。而且,回采一个工作面只需掘进一条回采巷道,将传统的一面双巷变成一面单巷,取消了区段煤柱,实现了矿井经济效益、资源回收率、原煤工效“三大提升”。
“110工法”智能化采煤更安全。应用新工法、新技术后,岗位工不再跟机作业,消除了煤壁片帮、管路爆裂、设备故障等隐患。与此同时,通过取消工作面间煤柱,防止了遗留煤柱自燃,从根本上降低了安全风险,让“科技兴安”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110工法”智能化采煤更轻松。如果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采煤机司机一个班至少要走2公里,每个支架工操作移动支架1000余次,遇到采高低的情况,在工作面要长时间猫着腰才能操作。而现在,岗位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彻底解放出来,采煤操作更为轻松。
该公司首次在智能化工作面采用“110工法”,放眼整个煤炭行业也不多见,因此这既是探索,也是超越。最关键的是,对于剩余储量并不富裕的韩家湾来说,“110工法”智能化采煤延长了矿井的服务年限,意义非凡。(郭宏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