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榆北涌鑫公司沙梁煤矿机电设备维修场,一抹抹“团旗红”格外耀眼,一片片“检修蓝”分外动人。这里,汗水与智慧交织,拼搏与奋进共舞,正是该矿聚焦“四种经营理念”,践行用“紧日子”过“好日子”,实行降本增效之举的生动写照。
高效率攻坚
沙梁煤矿紧盯降本增效新目标,追过程、拿结果,迅速成立液压支架自主维修青年团青突击队攻坚小组,持续掀起自主维修新热潮。
9月10日,随着130台旧支架升井,维修“攻坚战”正式打响,突击队员们秉持一颗火热的“安全心”,熟练地开始了排查、冲洗、清理浮煤等工作。针对时间紧、任务重、要求严、标准高等实际情况和工作要求,该矿创新实施青年团青“重”“巧”“细”工作法,即“重”基础练队伍,实行“团员+职工”双管双确认,由1名团员青年和1名支架工共同确认风险辨识、安全措施到位,才能开始作业;“巧”对接兴服务,对接中心工作开展“岗位奉献我行动”系列志愿服务活动,由党员和团员为检修作业点送水、订班中餐、打扫卫生,充分发挥“团青突击队”和“后勤服务队”先锋模范作用;“细”考评促长效,对志愿服务提出量化要求,建立团青突击队台账,对志愿者服务进行及时、完整、准确记录和考核,开展“志愿者之星”“优秀团青服务队”等评优活动,号召全矿团员青年发挥“生力军”作用,为打好装置检修攻坚战奠定良好的思想之基。
高广度“去病”
按照工作安排,此次自主维修液压支架,维修人员对能够修复的结构件进行整形、除锈、焊接、镗孔、喷漆;对不能修复的元件以同型号、同厂家、同技术参数部件替换。同时,根据标准化建设要求,动工前胶管及其他液压元件口均用塑料薄膜包扎封堵,以防煤粉等脏物污染;对于易磨损部位加装保护套、液压支架根部装设保护棉;最后将清洗和检查后的阀组部件按照反向装备原则重新组装,确保液压缸、阀组、管路工作正常、无泄漏。
在一排排支架就位后,攻坚小组分成两组,一组为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组成的青年突击队,一组为大学生新工组成的团员先锋队。他们采取补位式行动,合力完成各维修流程。在此期间,团员先锋队员随时与青年技术骨干学习交流,从支架工作原理,到检查乳化液泵压力,师傅精心教导,徒弟虚心学习,实现薪火相传,教学相长。
“阀组转动正常,压力表显示正常,油缸千斤顶升降正常……”虽然从天明坚守到了傍晚,但矿灯摇曳的身影依旧忙碌不止,陆续传来的顺利交出汇报声,正印证着奋斗者辛勤的汗水和扎实的成绩。
高深度“体检”
在装配与调试环节,维修人员对清洗和修理完毕的部件进行组装,确保每个部件安装位置正确,紧固件合适。作为业务素质过硬的骨干技术先锋,青年突击队队长王峰涛负责该项目的施工、验收,团员先锋队队长高涛每天查看检修进度和施工详情,做好安全管控的同时,协调解决存在问题。
面对设备工艺检查和技改施工过程中的难点,青年突击队的技术骨干一边为团员先锋队的支架“体检”提供技术指导,一边为岗位人员随时随地开讲、碎片化指导实操、干货满满的“小灶”,通过串讲流程、熟悉操作要领、讲解液压支架的结构、原理和相关要求等,让热火朝天的检修现场处处成为别开生面的实操课堂,促进检修期间的每一天都收获满满。
9月26日,晨曦微露,朝阳喷薄欲出,沙梁煤矿机电设备自主维修场上团旗猎猎,当清风习习不再是阴雨天气,让手提工器具等物品结伴爬支架的突击队长王峰涛和团员先锋们心情舒畅、能量满档。
这样高深度的“体检”和现场教学,在沙梁煤矿机电设备维修场随处可见。通过精心组织、合理安排,维修现场哪里有检修作业,哪里就有团青突击队忙碌的身影。据统计,今年以来,该矿自主维修液压支架257台,仅自修降低的维修费用就达2900余万元。
“我们坚持创新不停步、创效再提速、标准再升级,通过自主维修历练技能检修人才,着力深化降本增效、培养技术过硬的复合型技能人才队伍。”涌鑫公司负责人说到。(郭强 徐小华)